服务热线
0516-82635900
发布日期:2022-08-12 浏览次数:次
7月16日下午,临时借用装修中的徐州展览馆一楼大厅,徐州文化馆为来自下水道四班的7名党员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彩排演出,以下水道四班真实故事为原型的原创舞蹈《地平线下的那束光》。
音乐声起,12位头戴橘红色安全帽的演员相对而列,用数米长的竹坯围成拱型,象征着城市的下水道。伴随着音乐声、水流声,演员们通过群舞展现了疏通下水道的过程。舞台一侧,扮演大学生的演员通过独舞展现了徘徊、犹豫的情绪。
这一时长7分钟的舞蹈,讲述了一位刚分到下水道四班的大学生从刚开始嫌弃工作到被大家的精神所感动,从而融入集体投入工作的故事,展现了下水道四班团结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舞蹈高潮部分是班长在井下晕倒后,通过集体营救,终于转危为安。当一声声“班长”的呼唤声起,坐在一旁观看的下水道四班党员个个红了眼圈。
下水道四班的7名党员观看彩排演出,
左一为第五任班长马静
看完舞蹈,下水道四班第五任班长马静难掩激动地说,当音乐响起,我的眼泪就下来了,听说大家冒着高温起早摊黑排练了好几个月,很多人身上都有伤,非常感动和感谢,每个行业都不容易,工作不分贵贱,在哪一行都能发光发热。
被誉为“地平线下的太阳”的下水道四班组建于1970年,是一个以女职工为主的基层班组,主要担负徐州市西部城区30平方公里范围内35条主次干道附设的180公里排水管网和6000多座窨井的清挖疏浚、维护管理以及防汛工作。四班党支部带领全体职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等多项荣誉。
舞蹈中营救班长的情节来自于30多年前的真实故事,如今的四班增加了先进的毒气检测仪,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了,然而一些原始的设备如竹坯、簸箕依然在使用,演员们与四班人经过反复磨合,力求细节上的真实。
本次彩排是这一舞蹈参加18日举行的第十四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比赛前的最后一次彩排。参加演出的成员全部是文化馆公益舞蹈班的业余演员,年龄多在五六十岁,饰演大学生和班长的两位演员分别是00后和90后。
徐州文化馆馆长刘娟介绍,这个舞蹈创作于今年4月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大家多次到下水道四班实地采风、体验生活,克服没有场地、没有报酬的种种困难,许多人带着腰伤、腿伤坚持排练。我们想通过这一舞蹈,将下水道四班精神、徐州人的精神展现到更大的舞台,彰显城市文明之光。
徐报融媒记者:张瑾/文 编辑:艺潼 责编:吴曼 校对:卜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