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海自15岁开始随父辈学舞狮,顶狮头,1980年接任河湾村舞狮班会头,每年春节前开始组织舞狮班盘会,春节时在本村和滩上街、市城区运河镇及相邻村镇演出,近年来把舞狮推向市场,常年应邀为四时八节庆祝活动、庙会、婚庆、企业店铺开业庆典等活动助兴演出...
王震1979年考入山东省菏泽戏校,毕业后进入徐州市铜山梆子剧团工作,后经江苏省梆子剧团于际臣等老师的介绍,拜江苏省梆子剧团张厚纯、蒋云霞先生门下,成为蒋门艺术的第七代传人。王震嗓音宽厚,高低音应用自如...
京剧,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在扬州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个安徽的徽调班陆续进京为乾隆祝寿演出,后来他们同陆续进京的湖北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
邳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2006年以来,邳州市政府组织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普查。2009年6月,由文化局牵头编辑出版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普查·邳州市资料汇编》。...
徐淑侠自幼和擅长制作香包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在继承祖父母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苦心研究,勤于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她制作的香包造型优美,做工细致。不仅洋溢着传统民俗气息...
邳州纸塑狮子头是流行于江苏省邳州地区的一种民间彩扎艺术样式。据记载,纸塑狮子头的制作在邳州当地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集雕塑和绘画于一体,同邳州民间的舞蹈、绘画、泥塑等地方艺术根脉相连。...
姚佃侠自幼跟母亲学习传统剪纸花样,10岁时已熟练地掌握了剪纸各项技巧,并能剪为邻里亲友剪鞋花、兜花、窗花、灯花等。后来,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创新,逐渐形成独特风格。她擅长各式人物、动物剪纸技艺,形成了独特的剪纸风格...
宋波自七岁起开始习做传统手工艺品,并深得外祖母真传。宋波的作品不仅做工细腻,形态逼真,而且集传统的古朴与现代的时尚并存,娴熟的技艺中蕴含着深刻的内涵,为徐州这一古老的民俗传统艺术插上了时代的翅膀...
邳州市位于江苏省北部的苏鲁接壤地区,地处黄淮流域,大运河纵贯南北,古沂河邻境而过,虽然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但历史上也曾是有名的洪水走廊,水患不断;尽管民风淳朴,但也有信神信仰的习俗。该传说就发生在古沂河岸边的白龙埠村,讲的是一条白龙受罚下界落难到此,后被当地百姓救起重新飞天的故事。...
邢继兰1955年拜丰县梆子剧团著名演员张友光、朱秀琴学艺;1957年进入睢宁县梆子剧团,拜贾先德为师,称为“贾门”。 邢继兰在师传继承中,保住了梆子戏的神韵,又向殷门、蒋门名师请教,学习两门的优点,并吸收到自己的唱腔中,提高了徐州梆子戏的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