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喜明的石刻技艺系一脉相传,自幼跟父辈学习石刻技艺,至今已传承第五代。在对石刻艺术的探讨中逐渐领悟了源远流长的中国石刻艺术博大情深的造型艺术及表现手法的同时又融入了版画的特点,在通过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中,开创了影雕形式搬上石刻艺术的先例...
马淑磊自幼随四叔学习制作泥玩具,从事泥塑、泥玩具制作,后拜师学习泥玩具制作,在继承邳州泥玩具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加以完善提高,使邳州泥玩具的造型更加丰富,色彩更加鲜艳。...
从彩陶上使用的红、白、黑矿物粉浆颜料涂染的花纹,证明当时邳州的民间艺人已具备并熟练地掌握了染色工艺技艺,尤其是彩陶上的几何纹、植物花纹和花纹组成的点、圈、线构图纹样都与今天的蓝印花布纹样基本相同,充分体现了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
作为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的一项重要活动-大运河非遗展于5月4-6日在扬州花都汇1号展馆举行,展示展演各类非遗代表性项目113项,其中江苏本省项目78项,省外项目25项,我市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邳州纸塑狮子头”受邀参展。...
徐州共选出五个代表队参加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分别是徐州香包、徐州草桥柳编、新沂窑湾绿豆烧、丰县吹糖人、邳州纸塑狮子头。本次运博会非遗展有两个板块,一个是非遗展示,一个是非遗展演。非遗展示项目100个左右,其中外省非遗项目约20个,江苏非遗项目80个左右。在现场参展参演的非遗传承人,基本上是身怀绝技的...
汤向云6岁时开始随父亲汤元靖(著名花鸟字大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民间工艺美术家”)学写花鸟字,1985年中学毕业后,自己开始在全国各大城市书写销售花鸟字。1996年与父亲在家开办花鸟字培训班,培训学徒300余人。...
侯敬爱16岁跟随父亲学艺,深得其真传,从艺近五十年来,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其技艺娴熟、造诣精湛,作品备受人们的欢迎工艺奇特,其作品造型生动逼真,形神兼备,质朴可爱,妙趣横生,惟妙惟肖。...
由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徐州文化馆、各县(市)区文体广旅(文旅)局联合承办的2019“动感彭城”城乡文化对对碰文艺演出在三胞国际广场举办。...
董祥自幼受父亲董文生的熏陶,学习石刻艺术。曾参与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碑林、云龙山摩涯石刻、盱眙第一山碑廊、户部山步行街牌坊石刻、南京汤山锁石度假村等碑刻。石刻技艺精湛纯熟刀锋犀利,忠于原作,善于刻字飞白处理,艺术表现手法洗练古朴,作品形象生动。...
陈洪恩从小跟舅父郗朝品学面塑手艺,出师后走村串户以捏面人来养家糊口。陈洪恩的技艺精妙绝伦,无论飞禽走兽,还是古今人物,捏制出来均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形成了色彩绚烂、造型逼真的特点,逐步成为颇有地方特色面塑艺术的代表人物。...